洞察 | 合伙人计划 登录 预约演示 400 618 7710
当前位置:首页   >  洞察  >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2024-07-10 09:57:59 430

一、数据概述

本期报告合计监测到舆情数据22001814条,其中敏感舆  情3747800条, 占比为17.03%。其中,“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中国医科大学回应博士生称拿不到学位 ” 等事件引发舆论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二、信息走势图

统计周期内 , 有关 “ 教育行业 ” 的全网信息量为 22001814条,从全网信息量走势来看,2024年06月27日的全 网信息量达到统计期间内的最高值,主要由于正值毕业季, 多家媒体报道相关毕业季形式及祝福相关信息,以及“ 国务 院总理李强6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 加大支持政策力度,用好培训补贴等资金,针对高校毕业生 等重点人群强化就业服务 ”获得舆论较高关注,产生较多网 络信息。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三、信息来源统计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统计周期内,有关“教育行业 ”的全网信息中,来源于视频的信息量为6718143条, 占比为30.53%,可见视频是相关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同时,客户端的相关信息量占比为 29.4%,也相对较高。


四、信息属性分布

统计周期内 ,有关“ 教育行业 ” 的非敏感信息量为  17914686条, 占比为81.42%,敏感信息量为3747800条, 占比为17.03%。经梳理,“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 “ 中国医科大学回应博士生称拿不到学位 ”等事件引发舆论  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学校管理话题被热议。“初中地理试  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事件中,舆论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  于不满官方回应,以及讨论教育与商业的边界;“ 中国医科  大学回应博士生称拿不到学位 ”事件中,舆论的负面情绪主  要集中于不满学校误读相关政策,认为教育部针对博士生毕业的部分要求不合理。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五、地域分布图

在监测时段内,除网民基数较大的广东和北京外,舆情 较为活跃的地域包括教育整体水平比较高的山东、河南、浙江等省份。

地域分布展示top10: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六、热点事件盘点

1.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2.家长吐槽学生放假需带走自购木床

 3.父亲上网刷视频得知女儿被霸凌

4.女孩幼儿园噎住身亡家属索赔数百万

5.4岁男童遭虐待警方称老师有权处罚


七、高校热点事件盘点

1.中国医科大学回应博士生称拿不到学位

2.武汉科技大学回应招图书馆管理员到手薪资1700元

3.河南一高校提示新学期将全面禁床帘

4、女生举报学院书记“性骚扰 ”后续


八、热门政策盘点

1.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二审

2.北京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以面试等形式选拔招生

3.教育部发布全国3117所高校全名单

4.教育部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类证书

5.教育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上当受骗


【重点关注】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要点速读】

6月24日,资深车评人@韩路 发布视频爆料,常州市2024年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中出现多个关于华为的题目,内容涉 及华为企业商标、华为总部的经纬度、华为的相关介绍等,引 发网民争议。6月27 日,常州市教育考试院表示,试卷内容不 属于该单位管理。常州市教育局回应称,以华为精神作为主情境设计试卷。

  • 传播特征:客户端为主舆论场 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6 月 24 日 11 时至 6 月 28 日 12 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 7341 条,客户端信息量为 4709 条, 占 64.15%,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其中,澎湃新闻起到关键传播作用。

  •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超八成 舆论负面情绪显著

该事件敏感信息占比为 82.63%,舆论负面情绪显著。经分析,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存有争议、反对教育行业关联商业推广元素等。

  • 舆论观点: 网民存有争议 不满官方回应

部分网民支持试卷出现涉华为题目;部分网民反对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部分网民不满官方回应;部分网民讨论教 育与商业的边界等。 

 

【报告详版】

一、“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引发关注

6月24日11时,资深车评人@韩路 发布爆料视频,据视频 中 自称“家长 ”的男子介绍,其初二年级的儿子参加常州市2024 年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中出现多个关于华为的题目,试卷 的第一页,出现了华为企业商标,题目则包括提问华为总部所 在地深圳市的经纬度,题目背景还包括华为在汽车领域和手机 领域的介绍等,引发网民关注和讨论。


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

 

6月27日10时,据澎湃新闻消息,常州市教育考试院表示, 试卷内容不属于该单位管理。常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已接到相关反映,正在调查处理。


教育舆情分析,教育舆情报告,教育舆情系统定制开发


6月27日17时,据澎湃新闻消息,常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就试卷问题作出说明称,试卷基于新课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以华为精神作为主情境,不同华为元素对应不同地理知识点。


 教育舆情分析,教育舆情报告,教育舆情系统定制开发

 

二、客户端成主要舆论场 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6 月 24 日 11 时至 6 月 28 日 12 时, 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 7341 条,客户端信息量为 4709 条, 占 64.15%,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从该事件的全网信息走势图可见,24 日,资深车评人@韩路 发布爆料视频后,便引起网民小范围关注,随后信息量下降。27 日,澎湃新闻报道该事件,并发布常州市教育考试院、常州市教育局的相关回应 后,引发舆论热议,全网信息量于当日达到峰值 3821 条,随 后信息量呈现下降态势。


教育舆情分析,教育舆情报告,教育舆情系统定制开发 

 

由关键词云图可见,此次事件中,“常州市 ”“地理 ”“试   卷 ”因关联“华为 ”品牌引发舆论“热议 ”。“质疑 ”“反感 ” “反对 ”等词汇反映了网民的负面情绪;“介入调查 ”“调查   处理 ”等词汇反映出网民关注官方调查结果,而在此事件中,  “小米 ”“ 比亚迪 ”等“ 民族品牌 ”也被网民提及。

 


 教育舆情分析,教育舆情报告,教育舆情系统定制开发

 

由敏感信息占比图可见,该事件敏感信息占比为 82.63%,舆论负面情绪显著。经分析,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 “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存有争议、反对教育行业关联商业推广元素等。

 

教育舆情预案,教育舆情应对,教育舆情监控

 

由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可见,6 月 24 日,相关视频被爆  料者发布网络后引起网民争议,当 日敏感信息占比为 57.25%, 随后敏感信息下降。27 日, 当澎湃新闻介入报道并发布当地  教育部门的回应后,引发舆论热议,敏感信息占比达到峰值  91.81%,随后敏感信息占比缓慢下降。截至目前,事件敏感信 息占比为 80.76%,建议相关部门持续进行舆论监测,防止敏  感信息占比再度反弹。


 教育舆情预案,教育舆情应对,教育舆情监控

 

三、舆论观点

 

经分析,“初中地理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事件存在以下几类网民观点(此处按“ 网民观点抽样 ” 占比排序)。

(一)反对试卷出现多个涉华为题目

约37.72%的网民对试卷涉及多个有关华为的题目表示反对。网民质疑将“广告打到试卷上 ”构成商业广告,是教育行 业受商业营销行为的渗透;部分网民关联“毒教材 ”事件,表达对该事件的不满。

(二)不满官方回应

约22.79%的网民对当地教育局的回应表示不满,舆论认为“ 以华为精神作为主情境 ”的解释回应是在“扣帽子 ”,甚 至有不少网民理解为“捧杀华为 ”“高级黑 ”,此外还有部分网民质疑“ 出题人 ”有“ 受贿 ”之嫌,呼吁严查。

(三)支持试卷出现涉华为题目

约 17.43%的网民对试卷出现华为题目表示支持。部分网民认为,将时事与教育结合能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和 社会动态,是有益的;部分网民认为,华为作为中国的民族企 和科技巨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及拓宽学生的学习 视野。

(四)讨论教育与商业的边界

约13.37%的网民讨论教育与商业的关系及边界。部分网民认为,教育行业与商业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边界,一旦商业行为越界,将有失教育制度的公正性;部分网民呼吁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以确保教育内容的纯粹性。

(五)其他

约8.69%的网民持有其他观点,如有部分网民质疑以后的试卷是否会出现小米、比亚迪等其他品牌;部分网民表示等待 官方调查结果,以确定出题人是否存在不当行为;部分网民关注该事件对学生带来的相关影响等。


 教育舆情预案,教育舆情应对,教育舆情监控


四、风险与建议

 

该事件对教育系统的公信力、教育部门的形象、企业品牌的声誉等带来负面影响,此外,该事件还存在商标侵权等法律 风险。

1.事涉教育热点话题 视频加速风险传播

事涉教育热点话题并涉及国内知名企业、品牌,引发大范围关注和讨论。“家长 ”以视频的形式爆料,引发大量媒体及网民转发,加速了事件在网络传播的速度和风险性;

2.教育与商业结合  影响教育系统公信力

考试内容与品牌的密切关联被质疑为变相的商业推广行为,引发网民对教育部门工作作风,教育公正性、纯粹性、边界性的讨论,影响教育部门的形象及教育系统的公信力;

3.破坏品牌形象 降低用户好感度

随着讨论范围的延伸和扩大,华为被网民大量提及,易被认为华为作为“资本方 ”,逾越边界,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商业宣传及“洗脑 ”,相关负面言论,将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降低用户的忠诚度和好感度。

4.事件触及法律风险 官方面临处置压力

试题中的企业标识和产品图片亦可能涉及商标使用的问题,或将引发相关法律风险。当地教育部门需及时调查处置, 进一步回应网民关切,避免舆论风险升级。


聪听舆情基于现有的舆情监测系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个性化的舆情解决方案。无需从零开始开发,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能力,我们能够实现价格优势和快速上线。系统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和数据处理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上线。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企业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

版权声明:本文由【聪听数智】平台创作,标题:教育行业网络舆情周报(2024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30日)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修改侵权内容。谢谢!!!
热门文章 换一换
热门标签 换一换
舆情优化
新华网舆情
报告分析
舆情分析
舆情报告
商业
舆情知识 换一换
客服服务热线(7*24小时):
400-618-7710
技术支持热线(7*24小时):
185-0023-2776
邮箱: admin@congting.com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