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读】
7 月 4 日 9 时,据 IT 之家消息,特斯拉Model Y 进入江 苏省政府新能源用车采购目录,是全国首例特斯拉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案例,引发舆论关注。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表示,特斯拉具备入围资格,是否被采购要看最终意向,特斯拉不 属于进口,属于国产。当晚,江苏政府采购网发布新公告, 在入围供应商名单中,未出现特斯拉汽车。
传播特征:客户端为主舆论场 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7 月 4 日 9 时至 7 月 5 日 12 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 为 2.54 万条,客户端信息量为 1.45 万条,占 57.24%,是信 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其中,IT 之家、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起到关键传播作用。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超三成 舆论负面情绪显现
该事件敏感信息占比为 35.17%,舆论负面情绪显现。经分析,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表示不满、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问题等。
舆论观点:对特斯拉入围存有争议 质疑利益输送
网民对“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 ”存有争议;部分网民对此表示支持;部分网民表示反对;部分网民呼吁严查“利益输送 ”;部分网民关联其他国产汽车品牌的讨论等。
【报告详版】
一、“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 引发关注
7 月 4 日 9 时,据 IT 之家消息,《江苏省党政机关、事 业单位及团体组织 2024-2025 年度新能源汽车框架协议采购 (三)》上个月(6 月 6 日) 已获公示,特斯拉 Model Y 进 入江苏省政府新能源用车采购目录,是全国首例特斯拉进入 政府采购目录的案例。
7 月 4 日 9 时,据澎湃新闻消息,记者从特斯拉处证实特斯拉汽车首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7 月 4 日 19 时,据上观新闻消息,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此次采购系特斯拉主动报名,采购中心根据参数和价格两个维度评判,认可特斯拉入围资格。是否被采购要看采购部门的意向。政府不采购进口货物,进口货物需特殊审批,工作人员解释,特斯拉不属于进口,属于国产的。
7 月 4 日 19 时,江苏政府采购网发布《江苏省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 2024-2025 年度新能源汽车框架协议采购入围公告( 四)》,在入围供应商名单中,未出现特斯拉汽车。
二、客户端成主要舆论场 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7 月 4 日 9 时至 7 月 5 日 12 时, 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 2.54 万条,客户端信息量为 1.45 万条,占 57.24%,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从该事件的全网 信息走势图可见,4 日 9 时许,IT 之家、澎湃新闻相继发布报道后,立即引起网民关注,11 时,全网信息量达到第一波 小高峰 1559 条,随后信息量下降。4 日 19 时,江苏省政府 采购中心通过媒体回应及江苏政府采购网发布信息后,信息量在出现小幅回升后开始波动下降。5日 5 时许,经每日经 济新闻、东方财富网等媒体转发相关信息后,信息量迅速回 升,8 时许,全网信息量达到峰值 2238 条,随后信息量呈整体下降态势。
该事件敏感信息占比为 35.17%,舆论负面情绪显现。经分析,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表示不满、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问题等。
由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可见,该事件敏感信息占比整体 呈波动上升趋势。4 日 9 日,媒体发布相关报道后,敏感信息开始上升。19 时,官方回应带动敏感信息占比继续上升。 5 日 1 时许,敏感信息占比达到峰值 38.68%,此后略有下降。 截至目前,该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为 36.45%,鉴于敏感信息 占比呈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持续进行舆论监测。
三、舆论观点
(一) 网民观点
经分析,网民对“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 ” 存在以下几类观点(此处按“ 网民观点抽样 ” 占比排序)。
1.表示关注
约 35.26%的网民对全国首例特斯拉进入政府用车采购目录表示关注。部分网民客观评论并转发相关信息;部分网民认为此次特斯拉虽入围,但是否被政府采购,仍无法确定。
2.表示支持
约 20.83%的网民对此表示支持。部分网民猜测这是“释 放中国官方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的信号 ”;部分网民认为该行为能“激励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部分网民希望“销量带动产量后,特斯拉价格还能再降 ”。
3.表示反对
约 19.22%的网民表示反对。部分网民认为此举恐影响政府数据安全,有泄密可能;部分网民认为采购特斯拉会增加财政成本;部分网民认为当地政府应选择更多国产品牌而非国外品牌等。
4.呼吁严查
约 15.95%的网民呼吁对特斯拉进入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的情况进行严查。部分网民对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特斯拉不属于进口,属于国产的 ”的回应表示不解,认为 特斯拉不具备入围资格;部分网民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问题,呼吁严查严惩。
5.其他
约 8.74%的网民持有其他观点,如部分网民关联“美国 ” “ 日本 ”等,讨论政治与外交关系;部分网民宣传国产“ 比亚迪 ”品牌等。
四、风险与建议
(一)风险
1.数据安全与隐私担忧 增加公众恐慌情绪
舆论担忧在政府用车过程中,特斯拉车辆收集的相关数据可能引起政府数据及隐私泄露的问题,或对国家安全构成 威胁。此类担忧易增加公众恐慌情绪,减少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不利于舆论场的稳定。
2.国产与进口品牌之争 损伤政府形象及公信力
特斯拉Model Y 的价格与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相比较高,引发舆论关于性价比和财政负担的讨论,而特斯拉在此次采 购中被当地采购部门认定为“不属于进口品牌而是国产品牌 ”,这引发网民对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等未入选的不满,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问题。 由此可见,当地政府部门形象及公信力受损。
3.相关言论敏感性较高 易诱发舆论风险升级
此次江苏政府选择外国品牌而非国内品牌引发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网民关联“美国压制华为 ”“ 日本 ”“ 南京 ” 等讨论,增加了舆论的敏感性,导致舆论进一步复杂化,易诱发舆论风险升级。
(二)建议
针对以上风险,提供建议如下,仅供参考:
一是当地政府部门应持续进行网络信息监测,必要时回应舆论关切;二是若进行回应,应就特斯拉入围供应商名单 (6 月 6 日江苏政府采购网公告)及未入围供应商名单(7 月 4 日江苏政府采购网公告)的理由分别予以客观、详细的 说明,以消解舆论负面情绪;三是对事件相关的网络敏感信 息和话题加强监测和引导,避免舆论风险扩大、升级。
聪听舆情基于现有的舆情监测系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个性化的舆情解决方案。无需从零开始开发,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能力,我们能够实现价格优势和快速上线。系统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和数据处理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上线。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企业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