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读】
7月22日,一位小红书用户“CC”发布了一段视频,曝光云南昆明盘龙区一处临街广告牌掉落。23日,百姓关注发布报道,受害者母亲称,6岁的大女儿被砸身亡,4岁的小女儿仍在ICU抢救,引发广泛关注。盘龙区应急管理局随后发布通报,事故导致3人死亡,7人受伤,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控制。盘龙区城管局正在核实广告牌的审批情况,并排查全区广告牌的安全隐患。昆明市城管局表示,涉事广告牌于2015年获批安装,现已对全市广告牌进行排查整治。
传播特点:客户端为主,媒体推动
从7月22日22时到7月25日10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达5.04万条,其中客户端信息量占44.65%,是主要传播平台。央视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百姓关注等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高,负面情绪显著
该事件中的敏感信息占比达到93.04%,舆论中的负面情绪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对死伤人员及其家属的同情,以及对政府监管缺位的质疑。
舆论观点:谴责监管失职,呼吁严肃追责
媒体建议政府关注公共安全管理的细节;法律专家分析事故的各方主体责任;网民同情受害者及其家属,谴责政府部门监管失职,呼吁严肃追责。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热点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
【详细报告】
一、事件概述
7月22日22时,小红书用户“CC”发布视频,曝光云南昆明盘龙区同德广场附近一处临街广告牌掉落。
7月23日14时,百姓关注报道,广告牌砸中多人,受害者母亲称,6岁大女儿被砸身亡,4岁小女儿仍在ICU抢救,引发广泛关注。
7月23日15时,盘龙区应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号发布通报称,7月22日21时58分,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金江路156号至附10号沿街一楼商铺招牌设施掉落,导致10人受伤,其中3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人正在救治。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控制。
7月23日15时,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盘龙区城管局回应称,正在核实涉事广告牌是否经过审核,并排查全区门头(广告牌)安全隐患。
7月24日17时,据齐鲁壹点报道,昆明市城管局回应称,涉事广告牌于2015年获批安装,目前已对全市广告牌进行排查整治。
聪听舆情:10分钟溯源负面信息,1小时全网事件分析,快速复盘!【点击咨询】
二、传播特点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从7月22日22时到7月25日10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达到5.04万条,其中客户端信息量为2.25万条,占44.65%,是主要信息传播平台。事件信息量在22日22时小红书用户“CC”发布事故视频后,并未引起网民广泛关注。23日14时,百姓关注发布报道,15时,盘龙区应急管理局通报事故,引发信息量持续上升,16时达到峰值4451条,随后信息量有所回落。24日6时,央视新闻、天津广播等媒体发布报道后,信息量再次回升,9时达到次高峰1727条,此后信息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四、舆论观点
媒体观点 媒体关注“头顶上”的安全隐患,呼吁城市管理者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从细节上审视安全的薄弱点。部分媒体在公共安全管理的细节上提出建议。
专家观点 法律专家分析此次广告牌坠落事故的多方主体责任。部分律师认为,相关责任人或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表示,广告牌坠落事故中,责任主体单位一般包括广告牌所有者或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政府监管部门、建筑物所有者。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赔偿后,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法学博士、云南刘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文华表示,广告牌作为建筑物上的悬挂物,具有特定危险性。广告牌的制作者和安装者应遵循特定的质量安全标准。广告牌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仅要对本次死伤事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涉嫌刑事责任,最可能涉及的罪名是“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网民观点 从网民观点抽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呼吁严肃追责:约32.52%的网民呼吁严肃追责。认为此次广告牌坠落事故造成3死7伤的后果极为严重,呼吁官方严查事故责任方,多方追责、问责,对责任主体及相关责任人采取严厉的法律制裁。
谴责政府部门监管缺位:约24.86%的网民谴责政府部门监管缺位,认为广告牌责任不明或监管缺位,导致广告牌出现松动、老化、脱落等安全隐患,最终酿成大事故,暴露出当地政府部门的管理缺失。
同情受害者及其家属:约21.39%的网民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表示同情,尤其对两个女儿被广告牌砸中后,一死一伤的母亲,网民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
呼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约15.47%的网民呼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关注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
其他:约5.76%的网民希望了解更多事故细节,包括事故原因、调查过程、其他死伤人员情况等。
五、风险与建议
(一)风险
负面情绪易导致风险扩大:该事件引发广泛讨论,受害者家属哭诉、媒体发声、网民评论等,舆论呈现多元化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传导和蔓延易导致舆论风险扩大,影响舆论场的稳定。
政府部门形象及公信力受损:舆论认为,城管部门作为广告牌的审批和监管方,应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但因监管不力未能履行职责。此外,舆论认为官方回应涉事广告牌于2015年获批安装,有逃避责任之嫌,导致政府部门形象和公信力受损。
政府处置压力及多部门法律风险:尽管舆论对官方回应持有质疑,但对事故责任认定、问责处置、排查整顿工作抱有期待。官方面临进一步回应及处置压力,多部门及涉事单位或面临法律责任风险。
(二)建议
妥善安置死伤人员,安抚家属情绪,确保受害者及其家属得到适当的心理辅导、经济补偿和其他形式的支持。同时,有效引导网络舆论,避免负面情绪扩散,防止舆论风险扩大化。
尽快公布事故调查进展和责任认定报告,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消解受害人及网民的负面情绪,避免舆论蔓延发酵,重建政府部门公信力。
对广告牌、建筑物悬挂物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向社会公布排查结果及整治措施,加强公共设施的安全监管,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保障公共安全。
聪听舆情基于现有的舆情监测系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个性化的舆情解决方案。无需从零开始开发,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能力,我们能够实现价格优势和快速上线。系统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和数据处理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