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简介
近日,一家名为“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厅”的个人独资公司被网民曝光,引起招摇撞骗的质疑。根据7月23日14时上游新闻的报道,在多个第三方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均能找到“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厅(个人独资)”。注册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何宇回应称,该执照通过海南省政务服务网的正常渠道获得,公司没有任何业务,注册的目的是“效仿他人注册好听的名字来卖”。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龙华区(市场监督局)的负责人称这家公司实际上不存在,在系统中也查不到该公司名字。这种情况属于注册信息有问题,名字可能被回收,目前正在复查,所以暂时屏蔽了”。对于“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厅(个人独资)”名字通过审批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企业名称的注册是由系统自动审核的,有时系统会出错。对于有问题的企业名称,一般会转人工审核,但这个案例不知为何自动审核通过了”。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热点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
二、数据概况
从7月23日14时至7月25日14时,关于“公司取名‘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厅’获批”的全网信息量达到6397条。其中,发布和转发信息1976条,评论信息4421条。
根据全网信息走势可见,7月23日14时上游新闻报道后,事件逐渐引起网民关注,全网信息量在22时达到第一波峰值。24日4时起,经光明网、长城网等媒体转发,信息量在9时达到峰值324条,并持续引发广泛讨论。25日6时起,经海报新闻、羊城派等媒体发布相关评论文章,话题“私人注册了一家‘厅级单位’”登上网易、百度等平台热搜榜。目前,相关话题仍在热搜榜上,网民对此事保持一定关注。
统计信息来源占比,客户端成为信息传播和讨论的主要平台,占比为78.24%。其中,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微头条、懂车帝平台上的讨论最为活跃,产生的信息量位列前三,分别为3832条、497条、474条。
统计媒体级别分布,省级媒体如极目新闻、封面新闻、羊城派发布文章77篇;地市级媒体如红星新闻、新黄河、正观新闻发布文章63篇;央级媒体如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经济网发布文章4篇。
截至目前,统计热搜情况,话题“私人注册了一家‘厅级单位’”曾登上网易平台热搜榜第8位、百度热搜榜第9位;话题“官方回应私人注册‘厅级单位’”曾登上快手热搜榜第42位。
聪听舆情:10分钟溯源负面信息,1小时全网事件分析,快速复盘!【点击咨询】
三、舆论观点
媒体观点
部分媒体关注到名称获审批通过的原因,认为此类疏漏不应仅归咎于“系统”,相关人员需承担责任。如红星新闻称,“到底是系统出错,还是工作人员审核失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减少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羊城晚报称,“这种不伦不类、容易引人误解的企业名称究竟是怎么通过审核的?私人注册‘厅级单位’的荒诞行为,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系统出错’,而应深入剖析背后的监管漏洞与责任缺失”。
网民观点
部分网民担忧此类企业名称被使用有诈骗风险,如“如果用这样的名字来诈骗,不敢想象我会被骗得多惨”“这种名称如果用于诈骗,不敢想象会有多少人上当”;部分网民认为企业注册审批流程存在疏漏,不认可“系统出现故障”的说法,质疑相关部门失职,如“怎么一出事就说是系统的问题,就因为系统不会说话吗”“系统也会设置关键词屏蔽的,这明显是审批流程出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存在严重失职”;部分网民反映存在类似事件,猜测背后存在“利益输送”,如“这肯定不是个例,定是有相关单位的业务,懂的都懂”“以前很多不合规项目,手续难办,单位不方便出面,就做个影子单位,多给点钱,问题不大”“显然是钱给到位了,什么名字都能过”;部分网民发表涉“地域黑”言论,如“海南这地方真是见怪不怪了,这个超雄城市,什么都可能发生”“海南这地方我真是一生黑”。
四、研判分析
“公司取名‘海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厅’获批”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敏感信息占比高达93.08%。央级、省级、地市级媒体均有所关注,事件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网易、百度等平台热搜榜,引发大量讨论。部分网民担忧此类企业名称被用来诈骗,舆论负面情绪明显;部分网民对工作人员的回应不满,认为企业注册审批流程存在漏洞,质疑相关部门失职,并猜测背后存在“利益输送”,此类言论易影响相关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可能滋生不实信息,破坏舆论场的稳定。此外,部分网民发表涉“地域黑”言论,易加深对涉事地区的负面刻板印象。
聪听舆情基于现有的舆情监测系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个性化的舆情解决方案。无需从零开始开发,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能力,我们能够实现价格优势和快速上线。系统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和数据处理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