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 合伙人计划 登录 预约演示 400 618 7710
当前位置:首页   >  洞察  >  政务舆情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 聪听舆情观察
政务舆情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 聪听舆情观察
2024-07-24 10:16:36 230


【要点速读】

7月19日,网民爆料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严坪村2号大桥垮塌。20日,央视新闻及多家媒体报道事故和救援进展;国家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率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习近平总书记对事故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作出批示;陕西省商洛市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日15时,已搜救发现坠河车辆7辆、遇难者12人,1人获救,尚有18辆车、31人失联,已调动全省救援力量,且获国家多部门救援指导;21日,张国清副总理赴现场指导救援;水利部启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21日19时,已搜寻到遇难者遗体15具;23日,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22日,现场已投入各方救援力量超过4200人。

传播特征:客户端为主舆论场 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从7月19日22时至7月23日12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18.06万条,其中客户端信息量为7.37万条,占比40.85%,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超七成 舆论负面情绪突出

事件中,敏感信息占比为74.82%,舆论负面情绪突出。分析显示,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表示痛心,并质疑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存在漏洞。

舆论观点:表达哀悼和祝愿 关注事故救援进展

部分网民表达了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哀悼和同情;部分网民关注事故救援进展;部分网民提出质疑和反思;部分网民呼吁彻查和问责。


【报告详版】

一、事件背景及救援进展

2024年7月19日22时,一位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严坪村的抖音用户@金钱与你发布视频称,“(2号)桥断了”。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20日9时,央视新闻报道,因暴雨影响,7月19日20时40分,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一高速公路桥被洪水冲垮,有车辆坠落、人员失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立即投入736人、76车、18舟艇、32架无人机进行救援。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20日11时,据新华社消息,陕西省委宣传部称,截至20日10时,已搜救出坠河车辆5辆、遇难者11人。随后,国家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带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11时许,潇湘晨报报道,柞水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此次垮塌事故完全由降雨导致,具体坠河车辆数量不明,救援仍在进行。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20日13时,据央视新闻,截至20日10时,灾害已造成11人死亡,30余人失联。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事故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并防止次生灾害。20日16时,据人民网消息,商洛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事故及救援情况,称因暴雨导致杏坪镇严坪村2号桥局部单侧垮塌40米。初步判断有17辆轿车和8辆货车坠河,截至20日15时,已搜救发现7辆坠河车辆、12名遇难者,1人获救。另有18辆车和31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20日21时,据新华社报道,张国清副总理到达现场指导救援工作。21日7时,央视新闻报道,水利部启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部署陕西商洛桥梁垮塌事故处置相关工作。21日21时,据央视新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调派1630人、205车、63舟艇、6头搜救犬开展救援,截至21日19时,已找到15具遇难者遗体。23日9时,央视新闻发布称,截至22日,现场救援力量超过4200人。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二、传播特征分析

根据聪听舆情统计,从7月19日22时到7月23日12时,全网信息量为18.06万条,客户端信息量为7.37万条,占比40.85%。从全网信息走势图可见,19日事故发生后,抖音用户@金钱与你发布的信息并未引发广泛关注。20日9时,央视新闻发布报道,引发其他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信息量迅速上升。13时许,央视新闻发布“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事故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作出批示”后,推动信息量达到峰值8.43万条,随后全网信息量呈下降趋势。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三、舆论倾向分析

该事件中敏感信息占比为74.82%,负面情绪显著。舆论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痛心和对桥梁设计、施工、管理存在漏洞的质疑。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根据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19日网民发布事故信息后关注度较低,敏感信息占比不高。20日央视新闻发布报道后,敏感信息占比上升至峰值87.24%;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强总理的指示和批示信息发布后,敏感信息占比逐渐下降。截至目前,敏感信息占比为45.61%。尽管敏感信息占比下降,但事件仍具一定的风险性,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加强舆论监测。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四、网民观点分析

  1. 表达同情和祝愿:约38.26%的网民对事故表示悲痛,纷纷表达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哀悼与同情,希望“逝者安息”,祝愿失联人员“平安”。

  2. 关注事故救援进展:约23.37%的网民关注事故救援工作的进展。部分网民对官方公布的伤亡人员数据表示关注;部分网民对搜救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表示关注;部分网民对救援行动的效率和专业性进行评价等。

  3. 提出质疑和反思:约20.75%的网民对事故原因提出质疑。网民认为丹宁高速山阳至柞水段,正式通车不足6年就出现垮塌实属“不应该”,质疑事故大桥在桥梁设计、施工质量或维护管理上存在问题和漏洞。网民呼吁政府部门反思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监管机制,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4. 呼吁彻查和问责:约12.69%的网民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呼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部分网民认为,当地政府在灾害预防和应急响应方面的责任也应一并追究。

  5. 其他观点:约4.93%的网民发表其他观点,如呼吁社会各界对受灾地区和人员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表达对参与救援人员的敬意、感谢等。


聪听舆情观察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五、舆论风险与建议

(一)舆论风险

  1. 公众安全信任降低损伤政府形象

此次事故中,桥梁通车仅六年便垮塌,引发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标准及监督机制的广泛质疑。特别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建造质量与维护水平问题,削弱了公众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信任,损害政府形象。

  2.应急响应能力拷问政府公信力

事故发生后,舆论高度关注政府的应急响应速度、救援效率以及事故调查的公正性与透明度。网民呼吁政府加快搜救进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如果政府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表现不佳,例如救援不力或信息不透明,将加剧公众的不满情绪,增加舆论风险,影响政府公信力。

  3. 舆论引导与处置面临压力

此次事故破坏性大、关注度高、影响广泛,迟缓或模糊的信息可能被解读为政府逃避责任。不实信息也容易滋生谣言,扩大舆论风险。因此,政府需要正面传递信息、控制谣言、有效引导舆论,面临较大压力。

(二)舆论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信息发布

建议当地政府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更新事故进展,包括救援、调查和善后处理的情况,尽最大可能回应网民关切。

  2.强化责任追究

建议尽快明确事故责任,依法依规处理相关责任人,展现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决心,消解舆论负面情绪。

  3.提升应急能力

政府应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避免类似事件引发舆论风险。

  4.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监管

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5.加强舆论引导

确保媒体及自媒体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掌握舆论方向,减少猜测和谣言,避免舆论风险扩大和升级。


聪听舆情基于现有的舆情监测系统,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个性化的舆情解决方案。无需从零开始开发,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能力,我们能够实现价格优势和快速上线。系统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和数据处理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上线。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企业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

版权声明:本文由【聪听数智】平台创作,标题:政务舆情 | 陕西柞水公路桥垮塌事故舆情分析 | 聪听舆情观察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修改侵权内容。谢谢!!!
热门文章 换一换
热门标签 换一换
舆情优化
新华网舆情
报告分析
舆情分析
舆情报告
商业
舆情知识 换一换
客服服务热线(7*24小时):
400-618-7710
技术支持热线(7*24小时):
185-0023-2776
邮箱: admin@congting.com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