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听舆情】监测系统专注于高效管理热点舆情。借助领先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实时监控功能,聪听舆情管理系统帮助政府、企业及各类组织精准掌握舆情动态,提前预判潜在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聪听舆情监测解决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控系统,助您精准捕捉热点舆情。立即点击,免费体验 > > > >
一、热点舆情事件概况
本次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在9月9日,抖音用户@goodbye 滑德(爱分享)上传视频,内容显示湖南益阳梓山湖学校一名老师带领学生喝学校订购的牛奶,并要求学生和同桌互相干杯,而未订牛奶的学生只能趴在桌上。视频的文字描述疑问道:“这种做法是否是在间接给未订牛奶学生的家长施压?”这一视频随即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讨论,成为热点舆情事件。据@猫头鹰视频报道,梓山湖学校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我们已经在处理这件事,学校遵循家长自愿订购牛奶的政策。”
9月10日18时许,经视直播报道,益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对网络上流传的视频高度重视,明确指出这种行为不合适,可能对部分未订牛奶的学生心理造成影响。目前,益阳市教育局已经开始由相关部门负责处理此事。在舆情监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次事件的传播速度极快,舆情信息量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相关热点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网络平台上的讨论热度持续上升。
根据【聪听舆情监控系统】数据,9月10日和11日,该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相关话题如“老师让订奶学生干杯喝奶”“教育局回应热点舆情”等相继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榜。通过此次舆情监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热点舆情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发酵,形成了舆论风暴。本次热点舆情事件的舆情报告也揭示了公众对教育领域热点舆情事件的高敏感性。
聪听舆情提供【定制化舆情监控方案与政企舆情报告】,满足政企在舆情管理中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其自动化和个性化功能,聪听舆情支持精准高效的舆情管理,用户可自由定制报告模板、数据分析、表头及图片设置,确保报告内容与企业的需求高度契合。
聪听舆情:10分钟快速溯源负面信息,1小时全网事件分析,极速复盘!【点击了解更多】
二、数据舆情概况
根据9月9日18时至9月11日15时的舆情监控数据,关于“益阳一学校老师让订奶学生干杯喝奶”的全网信息量达到5689条。根据全网舆情走势来看,9月9日视频发布后,最初并未引发大规模讨论。直到10日18时,经视直播的报道引发了一定的关注,随后“校方回应老师让学生用牛奶干杯”的话题登上网易、头条等平台的热搜榜。11日11时,随着惠民融媒、大象新闻、河南商报等媒体的转发,话题#教育局回应老师让学生用牛奶干杯#以及#益阳一学校老师让订奶学生干杯喝奶#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榜,全网信息量在11日14时达到峰值,达到1295条。
在信息传播来源中,客户端和微博成为了主要传播渠道,信息量分别占比40.71%和37.27%。视频平台占比为20.55%。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微头条和抖音为舆情信息量的前三大平台,分别产生了2120条、1283条和531条信息。
在媒体报道层面,地市级媒体如新黄河、南昌晚报、爱济南等发布了145篇文章,省级媒体如大象新闻、极目新闻、顶端新闻发布了137篇,商业媒体如新浪财经、网易新闻、凤凰网发布了42篇,央级媒体如中国新闻周刊、中工网、中新经纬发布了36篇文章。
在微博大V的发声中,共发布信息589条,互动量较大的博主包括@互联网俊明说(608.3万粉丝,转发34次,评论99次,点赞173次)和@暖夕酱(40.3万粉丝,转发87次,评论86次,点赞399次)。
截至目前,话题#教育局回应老师让学生用牛奶干杯#曾登上微博热搜榜第1位,“校方回应老师让学生用牛奶干杯”曾登上网易、头条热搜榜第5位,#益阳一学校老师让订奶学生干杯喝奶#曾登上微博热搜榜第13位。
三、舆论观点
在媒体报道中,主要以事件概述为主,尚无明确的评论性观点。舆情监测显示,部分网友批评涉事教师的行为,认为此举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损害,例如“孩子肯定很难受,喝牛奶至于干杯吗”“这老师就是在讽刺那些没订牛奶的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此外,还有网友质疑学校订奶背后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如“难道家长自己买不到牛奶?一定要通过学校订?”“这牛奶订购环节里是否有利益链?有必要彻查。”
部分网友则对学校的订奶行为本身提出质疑,如“在家也能喝牛奶,为什么非要在学校订?”“学校订的牛奶配料表有很多添加剂,再也不想订了。”
四、研判分析
此次“益阳一学校老师让订奶学生干杯喝奶”事件涉及教育领域的热点舆情,迅速引发舆论热议,舆情监控数据显示敏感信息占比高达92.28%。在此次舆情事件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和地市级媒体均给予关注,相关话题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榜单。部分网友对涉事教师的行为表示谴责,认为损害学生心理健康,负面情绪明显。舆情分析显示,部分网友对学校订奶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持怀疑态度,易引发谣言扩散和负面言论。此外,部分舆论进一步延伸到学校订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可能导致舆情事件进一步扩大化。
此次舆情报告再次凸显了热点舆情事件在教育领域的敏感性,未来对类似热点事件的舆情监控、舆情报告以及热点舆情的应对处理将成为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