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听舆情监测系统强调,热点舆情管理需要高度重视。依托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功能,聪听舆情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机构精准把握舆情动向,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热点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
【热点概述】
2024年8月23日,网民@赵南燕北爆料称,山西省介休市宋古乡人大主任鲁某某于5月1日组织了多名干部聚餐饮酒,导致一名干部酒后死亡。事发三个月以来,相关人员并未受到处理。8月25日,纵览新闻报道称,宋古乡纪委书记回应称,相关事项仍在调查中,暂时不便通过电话沟通。8月26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介休市委宣传部表示,涉事人员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受到介休市纪委的处理;宋古乡政府也表示,鲁某某已于8月中旬被免职。
传播特征:客户端为主的舆论场,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从2024年8月23日19时到8月27日12时,事件在全网的信息量为3229条,其中客户端平台的信息量为1640条,占比50.78%,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中国新闻网和纵览新闻等媒体在此次事件的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超过九成,舆论负面情绪显著
该事件中的敏感信息占比达96.18%,舆论中负面情绪显著,主要集中在对涉事干部违纪行为的谴责以及对官方回应“缺少调查细节”的不满。
舆论观点:谴责官员违纪,不满官方回应
媒体对官方首次回应表示不满,质疑官方未能详细调查,并呼吁从源头上防范并打击背后的腐败风气。网民则普遍对官方回应缺乏详细信息表示不满,呼吁政府公布更多调查细节,并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监管。
聪听舆情提供的定制化舆情监控方案与政企舆情报告,能够满足政企在舆情管理中的多样化需求。凭借其自动化和个性化功能,聪听舆情支持高效精准的舆情管理,允许用户全面定制报告模板、数据分析、表头和图片设置,确保报告内容完全契合企业的特定需求。
聪听舆情:10分钟溯源负面信息,1小时全网事件分析,快速复盘!【点击咨询】
【详细报告】
一、“多名干部聚餐饮酒后1人死亡”事件引起关注
2024年8月23日19时,网民@赵南燕北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山西省介休市宋古乡人大主任鲁某某于2024年5月1日下午组织了一场聚餐,参与者包括多名乡干部和村干部,期间饮酒导致南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安某某酒后死亡。事发后,介休市相关部门介入处理,但三个月过去了,相关人员至今未受到处理。
2024年8月25日19时,纵览新闻报道,宋古乡纪委书记李某表示,针对网民反映的内容,相关事项仍处于调查期间,因此不便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之后,记者多次联系宋古乡党委书记,但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鲁某某的手机则提示“已关机”。介休市纪委的一位负责人在了解记者的采访内容后挂断电话,并未回复后续发出的短信。
2024年8月26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山西省介休市委宣传部回应称,经调查,鲁某某等人的聚餐饮酒行为已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介休市纪委对鲁某某作出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也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应处理。此外,宋古乡政府表示,鲁某某已于8月中旬被免职。
二、客户端成为主要舆论场,媒体助推信息传播
根据【聪听舆情】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8月23日19时至8月27日12时,该事件的全网信息量达3229条,其中客户端平台信息量为1640条,占比50.78%,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从全网信息走势来看,8月23日网民@赵南燕北发布爆料信息后,最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8月25日,随着纵览新闻发布事件报道及官方首次回应,舆论开始升温。8月26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官方回应后,舆论热议达到顶峰,信息量在当日达到了2056条的峰值。
敏感信息占比数据显示,该事件中的敏感信息占比高达96.18%,舆论中的负面情绪显著。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对涉事干部违纪行为的谴责以及对官方回应“缺少调查细节”的不满。
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表明,官方回应后,敏感信息占比呈现高位态势。8月23日网民发布爆料信息后,敏感信息占比为60.00%。8月25日和26日,官方两次回应后,敏感信息占比分别迅速上升至97.40%和97.76%。截至目前,该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为94.89%,舆论风险仍然较高。
三、舆论观点分析
(一) 媒体观点
媒体对官方首次回应表示不满,认为其“未调查清楚”,质疑官方态度并呼吁作出详细说明;在官方第二次回应后,媒体谴责了涉事干部的违纪行为,并呼吁从源头防范和打击背后的腐败风气。
(二) 网民观点
不满官方回应
39.24%的网民对官方回应表示不满。一部分网民认为,事件发生三个月后,官方首次回应时仍称未调查清楚,存在“故意拖延”之嫌;另一部分网民则在官方第二次回应后批评官方,认为其未披露细节,属于“避重就轻”。
谴责涉事干部违纪行为
24.58%的网民对涉事干部表示批评,认为作为公职人员,他们公然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纪律松弛”、“不顾后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并要求对涉事干部进行严肃处理。
呼吁官方公布更多调查细节
19.16%的网民呼吁官方公布更多细节。由于官方未公布事件的详细信息,网民在评论中提出了许多疑问,如聚餐饮酒的时间是否在值班期间,是否为公款吃喝,相关干部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利益关系,死亡是否与饮酒直接相关等。网民呼吁官方公开更多调查细节,认为这些细节关系到事件的处置结果,不能简单“一刀切”。
呼吁政府部门加强干部行为监管
10.43%的网民呼吁政府部门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他观点
6.59%的网民持有其他观点。部分网民对公职人员之间的私人聚会表示理解;部分网民反思了干部个人行为背后的体制性问题;还有部分网民在评论中散布了涉及当事人信息的谣言等。
四、风险与建议
(一) 风险分析
违规酒局导致人员死亡,公职人员及政府形象受损
山西介休市“多名干部聚餐饮酒后1人死亡”事件经媒体传播后,负面信息不断扩散,引发公众对政府官员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的信任危机。舆论认为此类“酒局”牵连着行政领域的弊端和隐患,暴露了工作作风上的“硬伤”,这些缺乏自律、纪律和监管的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职人员形象,也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
处置回应受质疑,政府公信力受损
事件从2024年5月初发生至8月底公布处理结果,舆论质疑为何经过三个月时间调查仍未清楚,引发公众对官方处置态度及效率的质疑,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受损。在网民爆料及媒体曝光后,官方“匆忙”回应处理结果,但未获舆论认可。公众期待官方能够提供详细、客观的情况说明,避免模糊不清或避重就轻的回应,政府公信力再次面临考验。
谣言滋生蔓延,扩大传播风险
事件由网民发帖引发关注,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诸多谣言,如质疑发帖者与涉事干部有个人恩怨、质疑死者干部履历、传言死者家属“获封口费”并匆忙搬离住处等。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扰乱了舆论场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大了对公职人员和政府部门形象的损害,也扩大了事件的舆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