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听舆情监测系统强调,教育类舆情监控工作不可掉以轻心。聪听舆情监控管理系统凭借其先进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帮助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准确掌握舆情动态,提前预警潜在舆情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聪听舆情监测方案】为您量身打造的舆情监测系统,精准洞察热点舆情。点击免费试用 < < < <
一、数据概述
本期报告共监测到舆情数据12,326,835条,其中敏感舆情3,594,951条,占比29.16%。在这些舆情中,“宁德112名学生‘抽签’77个床位”“商丘师范学院被曝宿舍男女混住”等事件引发了较强的负面情绪。
二、信息走势图
在统计周期内,教育行业的全网信息量达到12,326,835条。2024年8月23日,全网信息量达到峰值,主要因为“宁德112名学生‘抽签’77个床位”“南方科技大学回应一教授在云南因菌子中毒失踪”等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导致网络信息量激增。
聪听舆情提供的定制化舆情监控方案与政企舆情报告,能够满足政企在舆情管理中的多样化需求。凭借其自动化和个性化功能,聪听舆情支持高效精准的舆情管理,允许用户全面定制报告模板、数据分析、表头和图片设置,确保报告内容完全契合企业的特定需求。
聪听舆情:10分钟溯源负面信息,1小时全网事件分析,快速复盘!【点击咨询】
三、信息来源统计
在监测期内,有关教育行业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端,共有3,581,488条,占比29.05%,表明客户端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同时,视频平台的相关信息量占比25.4%,也显示了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
四、信息属性分布
统计周期内,教育行业的非敏感信息量为8,457,869条,占比68.61%,而敏感信息量为3,594,970条,占比29.16%。在敏感信息中,“宁德112名学生‘抽签’77个床位”“商丘师范学院被曝宿舍男女混住”等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负面情绪。关于宁德事件,公众的负面情绪集中在质疑校方不负责任,并担忧校外住宿学生的安全性;而商丘事件则引发了对男女混住安排的不满,公众认为校方存在性别差异对待的问题。
五、地域分布图
在监测时段内,除北京和广东等网民基数较大的地区外,舆情较为活跃的地域还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等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
六、热点事件盘点
1.宁德112名学生“抽签”77个床位
2.灵宝市一高中教师发表不当言论
3.重庆一卫校组织学生聚餐每人收400元被吐槽
4.武汉一幼儿园连夜“搬家” ,家长不满要求退费
七、 高校热点事件盘点
1.商丘师范学院被曝宿舍男女混住
2.中国政法大学回应翻修学生公寓致空气污染
3.南京一高校副科长被曝在微博发布大量“精日”言论
八、热门政策盘点
1.人文交流增活力 教育合作添动能
2.湖北十大行动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3.优质资源高效共享,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4.“一站式”办理助学贷款 助力学子圆梦大学
【重点关注】
宁德112名学生“抽签”77个床位事件分析
一、事件概况
8月21日,据封面新闻报道,福建宁德市第九中学秋季招生共录取高一新生312名,其中112名有住宿需求的学生面对只有77个床位的情况,校方决定通过抽签方式分配床位,未抽中的学生需自行租房。校方表示,由于学校面临现实困难,无法新建宿舍,同时该校并非全寄宿制学校,招生时已告知家长有关情况。随后,蕉城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称,学校将联合属地相关单位加强对校外租房学生的监管,确保他们的安全。
二、客户端为主要舆论场 舆论负面情绪显著
1. 传播特征:客户端为主,话题登多平台热榜
根据【聪听舆情】统计,8月21日16时至23日15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达到2,503条,其中客户端信息量占比49.06%,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多个话题登上百度、微博、网易等平台的热榜,表明事件引发了较高的舆论关注。
2. 舆论倾向:敏感信息占比超九成,负面情绪显著
事件中敏感信息的占比高达92.95%,舆论负面情绪突出。公众的不满集中在校方采用抽签方式分配床位,并质疑教育部门的作为,同时对学生在校外租房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3. 舆论观点:质疑校方不负责任,担忧校外住宿安全
网民主要观点包括:29.11%的网民质疑校方在招生前未充分评估硬件设施的配套情况;27.48%的网民担忧校外租房环境复杂,特别是对高一新生的安全保障问题;16.22%的网民认为抽签决定床位的方式不公平;14.97%的网民质疑教育部门未能对学校的招生计划进行有效监管;7.83%的网民认为校方面临现实困难,可以理解其决定。
三、风险分析
1. “抽签”引发“不公”质疑,加剧舆论负面情绪
事件引发了对教育公平性的争议,舆论认为“抽签”方式存在较大的随机性,缺乏公平性,且未能得到学生家长及公众的认可,进一步加剧了负面情绪的扩散。
2. 校方与教育部门的应对措施成舆论焦点
舆论普遍关注校方及教育部门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对学生在校外租房的安全保障问题。尽管校方与教育部门表示将加强对租房学生的监管,但舆论对此措施的有效性仍存疑。
3. 媒体和网民的持续关注或将加剧舆情扩散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媒体和网民的关注度未见明显下降,尤其是在新学期开学的背景下,类似问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舆情扩散风险较大。